
香港沙頭角│谷埔 本地文化深度遊 【啟才學校│傳統客家菜│😋 傳統客家大宅│蘭桂騰芳 客家大宅 】
谷埔 在新界沙頭角附近,陸地不屬於禁區。在約300年前明末清初建村,擁有多樣化的自然棲息地和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產。以姓氏為族群的客家村莊,族群聚居點散落全村,宋姓人數最多。
今次可與原村民溝通,親身了解客家村文化。
【一。出發!】
谷埔半日👟行程: 鹿頸 ▶️沿鳳坑家樂徑▶️啟材學校 ▶️ 松記士多~傳統客家午膳😋 ▶️ 五肚 ▶️谷埔老圍
難易度:⭐
📍Google map地點
由鹿頸出發行去谷埔,沿著鳳坑家樂徑走,面向沙頭角海,原來海面是禁區,遠看對岸就是大陸。如從水路到谷埔,乘船要禁區紙,走陸路就不用了。
這邊是紅樹林,這內灣海面很平靜,吹著海風,約45分鐘由鹿頸便走到鳳坑碼頭白色小燈塔
走到海邊鳳坑碼頭附近, 這裡已看到大遍蘆葦田後的客家村落。
沿路大部份是平路,海邊是紅樹林,這內灣海面很平靜,吹著海風,走到鳳坑碼頭白色小燈塔。這裡已看到大遍蘆葦田後的客家村落。
【二。傳統客家菜😋】
講到體驗客家文化,就要嚐嚐客家菜!
原來唔少人會千里迢迢從凰坑行山,到谷埔食傳統客家菜。在谷埔碼頭走往蘆葦田方向不遠處,就到開業16年的 #松記士多 !老闆和伙記們都十分豪邁好客,又與你閒聊談下谷埔景點。
📍Google Map 位置
* 豐富的午餐嚐了不少招牌菜:
松記士多
客家蒸菜--豬肉缽,放缽中來回蒸3次以上
客家醋鴨🦆
粟米魚肚湯(超多魚肚!)
蠔仔~天然生曬,零捨不同
附近有小型蜜蜂場🐝🍯
一邊食一邊欣賞附近濕地美景
【三。啟才學校】
啟才學校為三級歷史建築,校舍建於1932年,至今已有90年歷史。
這次深度遊,與平時的文化遊不同,不只是走到啟材學校,在校舎外欣賞下歷史建築,拍拍照打張咭,而是可走進平日不對外開放的啟材學校,在學舎內參觀,又可聽村長憶述當年讀書往事,了解歷史文化。
學校是古色古香的建築,中西合璧,有著中式的外型,也有西式的拱廊。
當年村民流傳著這句話:「我們離開啟才(學校),等於離開香港,離開谷埔。」可見啟才學校對谷埔村朋友著重大的意義。
📍Google map 位置
.
啟才學校在1932年啟辦,在1993年停辦,4間房共6班級,高峰時有100位學生,當年學費2.5港元一個月, 啟才曾是一所「卜卜齋」小學
校舍曾用作村公祠,村民還將地下其中一個課室改装成供奉 關公的協天宮。
村民自籌資金,對校舍進行前期復修
學校的門外有一口古井,在50 前一直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。
【四。蘭桂騰芳 客家大宅】
不難發現在香港的舊建築上有 #蘭桂騰芳 四字,「蘭桂騰芳」比喻子孫昌盛,家族顯達。
這次我們來到平日不對外開放的 #何氏大宅。這客家大宅建於1932年,經過多次維修,我們今次參觀了後面的小屋。
屋內展示了幾十種谷埔村民以前常用的工具,在各類型的燈中,林馬克第一眼就瞄準了蝴蝶牌油燈,眼前有煮食爐具、農耕用品、文具等,每件物品品都有標示名稱,猶如小型博物館。
【五。傳統客家大宅】
這次深度遊,與平時的文化遊不同,不只是走在客家大宅外,看看拍拍照打張咭,而是可走進現在李家仍在居住的 #李家大宅 ,聽聽李家的年青一代如何憶述小時的客家生活方式,參觀大宅的混合式客家建築,品嚐李家太太親手製作的美味客家茶粿。
客家生活與建築:
* 柴火的爐頭🔥、
* 青磚、灰瓦鋪砌的屋頂、
* 屋頂下橫樑有「百子千孫」四家、
* 重型金屬防盜門、
* 睡房外的嬰兒藤籃搖搖椅等
重型金屬防盜門,運作正常
灰瓦鋪砌的屋頂~我地講笑話會唔會好似以前古裝劇咁,可拎開一塊塊瓦片偷睇屋入面
睡房外的嬰兒藤籃搖搖
美味客家茶粿
後記:
難得有機會參加香港文化深度遊, 平時都是自己和朋友遊山玩水式,
又有機會與村民交流, 了解谷埔的演變, 接下來, 相信谷埔還有不少改變, 後續的文化特色將如何保留傳承, 或可留意谷報
🛶🔴🔵🛶🔴🔵🛶🔴🔵🛶🔴🔵🛶🔴🔵🛶🔴🔵🛶🔴🔵🛶
更多的戶外活動趣事、遊記、露營漫畫
Blog: www.L2campinglife.com
fb: facebook.com/L2campinglife/
IG: instagram.com/l2campinglife/
Youtube: @L2營男營女
Whatsticker :whatsticker
🎨露營漫畫手記
⛺️🔴🔵⛺️🔴🔵⛺️🔴🔵⛺️🔴🔵⛺️🔴🔵⛺️🔴🔵⛺️🔴🔵⛺️
#香港 #窮遊 #谷埔 #深度遊 #客家菜 #文化遊 #鳳坑家樂徑 #谷埔老圍 #松記士多 #啟材學校 #蘭桂騰芳 #何氏大宅。這客家大宅建於1932年,經過多次維修,我們今次參觀了後面的小屋。
(此文章由U Blog 同步發佈至社群)...
更多

下載 U Lifestyle應用程式
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©2025